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出处全文翻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大家好,小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出处全文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处 :《师说》作者:韩愈 。
2、原文:《师说》【作者】韩愈 【朝代】唐古之学者必有师。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4、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1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6、”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18、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9、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0、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2、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4、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25、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6、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27、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28、(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9、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30、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31、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32、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33、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34、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35、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36、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37、”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38、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39、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0、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41、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42、”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43、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44、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45、扩展资料:《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46、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47、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48、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9、创作背景:《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50、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51、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52、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53、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
54、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