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谁提出的)
大家好,小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期望理论是谁提出的,期望理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期望公式 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
2、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
3、用公式表示就是: M 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
4、 V 表示目标价值(效价),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
5、同一目标,由于各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
6、同一个目标对每一个人可能有三种效价:正、零、负。
7、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8、某一客体如金钱、地位、汽车等,如果个体不喜欢、不愿意获取,目标效价就低,对人的行为的拉动力量就小。
9、举个简单的例子,幼儿对糖果的目标效价就要大于对金钱的目标效价。
10、 E 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
11、目标价值大小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动机强弱,期望概率反映人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
12、如果个体相信通过努力肯定会取得优秀成绩,期望值就高。
13、 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
14、 经发展后,期望公式表示为: 动机=效价×期望值×工具性。
15、其中:工具性是指能帮助个人实现的非个人因素,如环境、快捷方式、任务工具等。
16、例如:战争环境下,效价和期望值再高,也无法正常提高人的动机性;再如:外资企业良好的办公环境、设备、文化制度,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