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尽志无悔的故事(今日刘伯温尽志无悔的故事简述)
大家好,今天就和小熊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刘伯温尽志无悔的故事简述,刘伯温尽志无悔的故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刘伯温尽志无悔的故事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
2、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3、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4、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5、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
6、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7、 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
8、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
9、这并不是刘基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
10、因此申请还乡。
11、朱元璋授命他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
12、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13、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
14、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
15、“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16、’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17、”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18、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19、”(《明史列传16》) 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
20、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
21、 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22、 二、刘伯温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23、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24、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25、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26、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27、”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28、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29、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