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书疏证的作者(古文尚书疏证的作者是谁)
大家好,小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古文尚书疏证的研究方法和成就,古文尚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含义不同古文尚书原指《尚书》的一种本子,后发展为学术体系之称。
2、传说西汉景帝程姬之子刘余封为鲁王后,为扩大王府,侵占一部分孔子旧居,在屋壁中发现暗藏的《礼》、《论语》、《孝经》、《尚书》等简书,因其字体远在先秦,时人称为蝌蚪文字。
3、今文尚书,是书名,为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二十八篇,我国先秦时期历史文献的汇编。
4、先秦儒家所传《尚书》原有百余篇,经秦焚书亡失。
5、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八篇。
6、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
7、因为是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当时的古文《尚书》,故称“今文尚书”。
8、2、特点不同《古文尚书》出现于汉代。
9、所谓“古文”,是指早于小篆的先秦和六国所用的大篆或籀文等字体。
10、当时离先秦时间不远,出现这种文字的本子是完全可能的。
11、计自西汉中期开始,先后相传出现过数次。
12、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辨析,基本认为《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是可信的先秦文献,记述的内容上起于五帝时代的帝尧,下至于春秋时代的秦穆公,但是其创作时代不一。
13、扩展资料:从晋代以后,所谓的《尚书》是指今、古文《尚书》的合编,但这里面的“古文尚书”已经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而是魏晋时期人造的伪书,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书问世后,这个“古文尚书”是伪书已成为定讞。
14、所以从清代中叶的乾隆时期开始,清代学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今文二十八篇上,极力推崇汉代今文,用功甚勤,名著迭出,蔚为大观,给后人研究《尚书》提供了很大方便。
15、因为《尚书》以“佶屈聱牙”最难于读懂著称,又以错乱分歧最难于梳理著称,清代朴学者便踏踏实实地针对这两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下了极大功夫。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文尚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今文尚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