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工艺(珐琅工艺的黄金饰品值得买吗)
大家好,今天就和兔兔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珐琅工艺的黄金饰品值得买吗,珐琅工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珐琅又称“福郎”、“佛郎”、“法兰”,读音相近,是一种人造的玻璃化物质。它以天然长石、应时等矿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纯碱、硼砂等化合物为助熔剂,添加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为乳浊剂,添加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粉碎、混合、煅烧、熔化后,倒入水中急冷得到搪瓷熔块,再经粉碎、细磨得到搪瓷粉。珐琅粉调和后,涂在金、银、铜等金属器皿上,再经烘烤成为金属珐琅。若以玻璃为胚,则称玻璃胚釉;如果瓷器是胚胎,那就叫搪瓷。
2、 根据装饰手法的不同,金属搪瓷可分为掐丝搪瓷、切搪瓷、绘画搪瓷、透明搪瓷等。(古代景泰蓝制作过程的图文)。如果将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装饰一件物品,则称之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只有一种珐琅工艺,即画珐琅,一般称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用瓷胚画珐琅”。
3、 至于其俗称“古”,由于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上从未发现,但在清末玻璃胎画的珐琅彩上有一些情况,推测很可能是因为清末宫中“古”的玻璃胎画散出宫后被古董商看到,所以误认为瓷胎画珐琅彩上也有“古”的署名。
4、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制瓷技术发展到顶峰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瓷中的极品。它是清朝康熙年间根据康熙皇帝的指示,从欧洲成功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器。雍正、乾隆时期产量最高,乾隆以后很少生产。
5、 珐琅彩瓷器制作工艺精湛,成本高,产量低,是专为帝王皇后打造的艺术珍品。所用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而绘画和烧制则由清宫和圆明园筹办处的宫廷画师和专业技师完成。几乎都是适合玩的小物件,没有大的。珐琅彩瓷器的烧制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这使得珐琅彩瓷器成为清代最有价值的一种瓷器。
6、 搪瓷的创制和烧制与康熙皇帝对搪瓷画的喜爱有着密切的关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廷在紫禁城武英殿(康熙五十七年改为养心殿)附近设立珐琅厂,主要制作铜胎珐琅和錾胎珐琅。
7、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省,废除海禁。欧洲绘有金属胎的搪瓷器作为一种珍贵的工艺品,随来华传教士带入广州,然后进贡皇宫。这些舶来品以其精美的绘画技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深受广州皇家贵族和地方官员的喜爱。从当时欧洲传教士的亲笔信中得知,康熙皇帝对这种外来的玩意儿也很感兴趣,并试图让中国的珐琅工匠掌握这项技术。于是广州和北京的工匠在故宫做珐琅彩,尝试烧两地的珐琅彩,大约十年后,成功烧制出我国的金属胎珐琅彩。
8、 康熙年间,珐琅彩瓷器由景德镇制作的珐琅彩瓷器送往宫廷,由宫廷组织处的珐琅彩员挑选,油漆工按指示上色,然后在宫廷彩炉中烧制而成。此举将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分为两地,改变了元代以来官窑瓷器全部在景德镇制作的习俗。清宫完全垄断了珐琅彩瓷器的纹饰绘画和珐琅彩烧制,从而确保了皇家对珐琅彩瓷器烧制的控制
9、 由于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器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从配色、装饰布局到钱币的内容和风格都模仿了当时铜胎画的珐琅彩效果。景德镇御窑厂提供的白瓷,一般只在器皿内侧和圈足内侧上釉,而器皿外壁不上釉,俗称“防瓷”。
10、 外墙上的画多以浅黄、深蓝、胭脂红、豆绿、绯红等颜色绘制,再用各种颜色的彩料描绘出有花无鸟的缠枝牡丹、玫瑰、荷花等花卉图案(图3-1、图3-2)。还有的在四朵花中分别写上“万”、“寿”、“昌”、“春”等生日祝福语,装饰风格严谨华丽。所用的色彩材料是从西方进口的,所用的图纸是由故宫组织处下属的如意博物馆提供的。由于颜色应用较厚,图案有堆砌感,出现微小裂纹。在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中,也有一些人直接在宫中的旧永乐白瓷盘上作画。
11、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随着广州和欧洲的画师进入皇宫,在组织处参与和指导搪瓷器的制作,甚至自己操作,搪瓷器的制作开始繁荣起来。康熙五十五年,在广州巡抚、潘淳和杨的推荐下,广东画家和珐琅师与三名西方人、两名珐琅师和两名学徒一起进入皇宫。那就是,“两广总督的奴才杨琳,正在听新闻。阎佳乐、伊格纳斯克勒和倪天觉三位西方人可以学习天文学。潘春,广东人,能在法兰烧物,奴隶买卖尽人皆知。今天又多了一个能烧法蓝的杨张世,他的技术是经过考验的。相比潘春的下等技能,他还能帮潘春制作。奴隶把它捐赠给了定居。9月26日,三个西方人,两个法兰的工匠和两个学徒与鸟琳达和李一起去了北京。完成了。然后找来了法兰手表、钻戒、法兰铜画、文书、外国法兰料,还有潘春用红铜料做的粉金,交给李代。还有已经打好的底子,未上漆未烧的金纽扣坯,也要交给李收藏,以备第二天检测。第一折是李赠的奏折。请演奏。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杨琳为奴。”折末,康熙帝朱批,“臣知。”(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第7卷,第《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号,第451页,档案出版社,1985年出版。)
12、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武英殿的珐琅被批准改为养心殿,并增加了一名监工,可见康熙皇帝对珐琅制作的重视。
13、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法国珐琅艺术家陈忠信被召至皇宫指导珐琅制作(清代珐琅精品鉴赏)。这件事发生在康熙五十八年,“两广总督杨琳续报阳府”。也就是说,“今年5月12日,有一场弗朗西,在这场弗朗西中,发现了法国外科医生安泰和画家陈忠信。贩奴会同总督,于6月18日派人到北京备案。今年6月11日,我到了异国的英国装载辣椒、黑铅、鱼翅等货物。6月15日去英语国度装黑铅,哆啦a梦等货。第二条船上没有拥有西方知识和技能的人。所有人继续向第二艘船走去,他们有一份折叠报告。请演奏。杨琳,女奴,生于康熙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折末,康熙帝朱曰:“明白了。”(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8卷(0755—79000),第547页,档案出版社,1985年出版。)
14、 由于中外工匠的共同努力,宫廷组织处的珐琅工作很快掌握了金属胎画珐琅的烧制技术,烧制出了大量富有宫廷韵味的金属胎画珐琅。同时,珐琅作品的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