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风俗有哪些(腊月二十三的风俗习惯)
大家好,今天就和丹尼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腊月二十三的风俗习惯,小年的风俗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导语:小年在腊月二十三,有些地方也在腊月二十四,或者在二十五的也有。不管时间上有哪些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小年的风俗习惯还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那么小年的风俗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关于腊月二十三的风俗习惯的具体介绍吧!
一、腊月二十三的风俗习惯 小年的风俗有哪些
二、小年祭灶
传说灶神为玉皇大帝所封,称“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专司人间烟火,所以旧时差不多家家厨房里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并视其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爷自元宵节以来就一直驻居在家中,保护和监察全家。到了腊月二十四日晚,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情况。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交予灶王爷具体执行。因此,对各家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关系重大,“打点”、“贿赂”他老人家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所以,人们祭灶时多用饴糖供奉,有的还将糖稀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目的是让他“嘴甜”,向玉帝汇报时多拣好话说,不要说不好、不利的话。
祭拜完毕后,便将灶神像、灶龛两侧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以及“一家之主”或“吉”、“福”字的横批揭下,连同事先准备好的“灶马”(纸印或稻草扎制)、“草料”(用寸余长的麦秸拌上黄豆、麸皮等制成)等一起烧掉,送灶神升天。有的地方则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一家人还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三、做面花
在山东小年到来,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男婚女嫁之时,胶东农村还用面做鸳鸯,象征爱情专一永恒。同时,人们特别留意看谁家的媳妇、或闺女做的面食花样好和多,赞誉为:心灵手巧。
面花的品种有面灯、巧饽饽、面老虎、小型人物、鱼等动物、花卉、江米人等,它和民俗结合在一起,如同民间剪纸那样普遍。而且家家户户还要相互赠送,我认为,这是在暗中比手艺,比谁能干。明清时期,这种面花多用于春节,元宵,清明,八月十五,小年等节日,后来,延伸至婚丧嫁娶等事项,再后来,为表仪式的隆重,这种代表着美好祝福的面花便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家的神龛前,供桌上,花样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四、打扫屋子
每家每户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要全面打扫室内外的卫生,洗抹家具,清洗床被,迎接新年的到来。它起源于古代人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扫除秽气、晦气、穷气的主要活动。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载:“士庶家不论贫富,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年之安。”过去农村禁忌很多,哪一天能动土,哪一天能动扫,哪一天能动洗,都要根据历书上对时日的规定来进行。民俗认为从二十四起是“百无禁忌”日,民俗还认为“正月不洗床头被”,意思就是在腊月末要清洗完毕。清代顾禄撰《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中说:“腊将残,择完书(指历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在二十三、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因“尘”与“陈”谐音,岁末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五、小年是哪天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作为祭灶节的小年,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日期是不同的。过去在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更悠久。然而到了清朝,为了节省开支,皇帝会在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神的时候,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自此开始便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区别。又由于清朝的中央政府在北京,所以北方人多选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很多地方仍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可以说,南北小年日子的不同,是受官气的影响。欲了解更多的小年信息请点击》》》小年的来历和习俗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
六、为您推荐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童谣 二十三糖瓜粘下一句是什么
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 小年习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吗
腊月二十三顺口溜 腊月二十三小年谚语
腊月二十三出生什么命 腊月二十三出生好不好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