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什么部位是有毒的(中华鲟哪个部位有毒)
大家好,今天就和小花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中华鲟哪个部位有毒,中华鲟什么部位是有毒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导语:有了解过中华鲟的朋友,都知道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是肉食性鱼类,寿命很长,最长可活40年。许多人怕中华鲟是有毒的,好奇中华鲟哪个部位有毒?中华鲟什么部位是有毒的?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
一、 中华鲟哪个部位有毒
中华鲟本身是无毒,但有时候会因为水质的原因而身体上带有一些寄生虫,可以通过清洗和煮熟的方式来解决。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
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二、 中华鲟:脊椎动物“活化石”
中华鲟,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
上亿年的时光,并没有在它们身上留下多少痕迹。这种身披盾甲的鱼,仍然保持着自己遥远祖先的形态特征,被视作“活化石”。
中华鲟是一种大鱼。渔民中有谚语,“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则是白鲟。
中华鲟寿命长,现有观察到最长可以超过40岁。不过,它性成熟的时间也晚,需要十年左右。也就是说,新生的中华鲟,要经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为这个种群带来补充群体。
中华鲟的产卵量不低,但存活量相当有限。溯河洄游,回到出生地产卵,是刻在中华鲟体内的本能。
三、鲟鱼是长什么样子的?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鲟鱼品种最多、分布最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了,这对于鲟鱼爱好者来说可是不可多得啊。
那鲟鱼长什么样子的呢?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千克,雌的130-250千克,因为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又有“长江鱼王”之称。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纵行排列骨板,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每行有棘状突起。
关于鲟鱼的食物:鲟鱼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分布范围:现在鲟鱼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国外见于朝鲜汉江口及丽江和日本九州西侧。
四、 鲟鱼怎么杀?
想要吃到美味的鲟鱼,怎么宰杀也是一大学问哦,下面就来看看具体步骤吧。
1.首先把鲟鱼敲晕(活蹦乱跳的毕竟不好下手,好好控制呀)将鱼清洗一下;
2.准备一盆开水,将有鳞片的地方浸入开水四五秒,再用手轻轻搓一搓,鱼鳞就下来了;
3.用刀将剩余的鳞片刮下,然后再用刀从肚皮出破开,掏出内脏,再清洗一下就完成了。
五、 鲟鱼怎么做好吃?
清蒸鲟鱼
主料:鲟鱼2000g、油适量、盐适量、姜适量、葱适量
1.将鱼处理干净,准备好姜蒜之类的调料;
2.加辣椒酱、酒拌匀;在菜板上划开口子,把调料塞进去;
3.将鲟鱼装盆,放上锅蒸;
4.烧一些油,放些花椒进去;浇到鱼里面;蒸熟后就可以端出来上桌了。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