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赏灯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什么时期)
大家好,今天就和吖吖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什么时期,元宵节赏灯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虔诚的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一、元宵节的由来
1、汉文帝纪念平吕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但其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吕后便独揽朝政,朝中老臣、刘氏宗室都敢怒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秘密共谋作乱之事。此事被刘氏宗室齐王刘囊得知,立即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联系,最终平定“诸吕之乱”。后,刘恒登基为汉文帝,为纪念“诸吕之乱”的平息不易,就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共同庆祝。元宵节便由此而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2、源于“三元说”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岁时杂记》记载说,上元节的由来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在“三元”时,天官、地官、水官分别来赐福。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正月十五是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所以民间会燃灯庆祝。该习俗逐渐流传,便形成了元宵节。
3、明帝点灯敬佛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皇宫和寺庙在正月十五晚上都要点灯敬佛,士族庶民也要挂灯。这种礼仪流传到民间,就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盛大庆祝的节日。
4、起源于火把节
古时,汉代民众为减轻虫害,祈祷来年获得好收成,会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这一风俗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庆祝的元宵节。如今,在正月十五,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保留着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庆祝的风俗。
二、元宵节的花灯寓意: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