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瘗鹤铭水前本水后本区别)
大家好,小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瘗鹤铭水前本水后本区别,瘗鹤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瘗鹤铭 《瘗鹤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被誉为“大字之祖”,其艺术影响力绵长悠久、远及海外。
2、 《瘗鹤铭》原刻于镇江焦山西侧临江崖壁之上,大约在唐代后期或稍晚坠落江中,破裂残损。
3、自宋代《瘗鹤铭》残石被发现以来,历代书法家均给予其高度评价,对它的时代、作者、思想艺术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且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千古之谜。
4、 清代康熙52年,闲居镇江的苏州知府陈鹏年曾募工打捞出5方《瘗鹤铭》残石,共93字。
5、经历代专家考证,《瘗鹤铭》原文应在160字左右,尚有很多缺失。
6、自此,《瘗鹤铭》残石的打捞成为萦绕在学术界的一种“情结”。
7、1997年,镇江博物馆和焦山碑刻博物馆联合对“瘗鹤铭”残石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古、打捞,发现了“欠”和“无”二字,但仍残缺很多。
8、2008年10月8日,《瘗鹤铭》残石打捞考古开工。
9、此次打捞工程主要由镇江水利局水投公司、省交通工程公司实施,焦山碑刻博物馆、镇江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全程介入,动用一艘打捞船、一艘挖泥船、两条小工作艇,利用现代化的打捞技术,包括GPS技术、超声波技术、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及潜水等,对焦山西麓江滩进行一次科学、全面的打捞考古作业。
10、 素称“书法之山”的镇江焦山,历代书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不少是珍品,最著者为宝墨轩碑林中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
11、”这是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内容虽不足道,而其书法艺术诚然可贵。
12、 此铭究竟是何人所书?历来就有争议。
13、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宏景所书。
14、陶宏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归隐道教圣地镇江茅山华阳洞,故认为属于他的墨迹。
15、另一说,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
16、他生平极爱养鹤,在家门口有“鹅池”。
17、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鹤的优美舞姿来丰富他的书法。
18、传说此铭是王羲之悼念他死去的两只仙鹤而作。
19、还有以为唐代王瓒、顾况所作,但均无确据、由于书法绝妙,后被人镌刻在焦山后山的岩石上,因被雷轰崩而坠江中。
20、至宋代淳熙年间(1174一1189)石碑露出水面,有人将它从江中捞起,仍在原处竖立起来,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有的甚至凿几字带走,学者们也来研究它,因而远近闻名。
21、不意数十年后,其碑又坠入江中。
22、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镇江知府陈鹏年募工再度从江中捞出,粘合为一,仅存残字九十余个,移置焦山观音庵。
23、现在,在宝墨轩仍有《重立瘗鹤铭碑记》,碑记文中说到:“盖兹铭在焦山著称,殆千有余年,没于江者又七百年。
24、”叙述了这段经过。
25、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神态飞动,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26、北宋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
27、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
28、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为南朝时代书法气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还增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韵味。
29、此碑的拓本及字贴久传国际,名震海内外,是研究书法艺术之代表。
30、它既是成熟的楷书,而又可从中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